失效链接处理 |
机器学习导论 原书 第2版 PDF 下载
转载自:http://www.jb51.net/books/588396.html
本站整理下载:
版权归出版社和原作者所有,链接已删除,请购买正版
用户下载说明:
电子版仅供预览,下载后24小时内务必删除,支持正版,喜欢的请购买正版书籍:
http://product.dangdang.com/1412794061.html
相关截图:
资料简介:
本书讨论了机器学习在统计学、模式识别、神经网络、人工智能、信号处理等不同领域的应用,其中涵盖了监督学习、贝叶斯决策理论、参数方法、多元方法、多层感知器、局部模型、隐马尔可夫模型、分类算法评估和比较以及增强学习。
本书可供完成计算机程序设计、概率论、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课程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对机器学习感兴趣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资料目录:
出版者的话中文版序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关于第2版 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什么是机器学习 1.2机器学习的应用实例 1.2.1学习关联性 1.2.2分类 1.2.3回归 1.2.4非监督学习 1.2.5增强学习 1.3注释 1.4相关资源 1.5习题 1.6参考文献 第2章 监督学习 2.1由实例学习类 2.2VC维 2.3概率逼近正确学习 2.4噪声 2.5学习多类 2.6回归 2.7模型选择与泛化 2.8监督机器学习算法的维 2.9注释 2.10习题 2.11参考文献 第3章 贝叶斯决策定理 3.1引言 3.2分类 3.3损失与风险 3.4判别式函数 3.5效用理论 3.6关联规则 3.7注释 3.8习题 3.9参考文献 第4章 参数方法 4.1引言 4.2**似然估计 4.2.1伯努利密度 4.2.2多项密度 4.2.3高斯(正态)密度 4.3评价估计:偏倚和方差 4.4贝叶斯估计 4.5参数分类 4.6回归 4.7调整模型的复杂度:偏倚/方差两难选择 4.8模型选择过程 4.9注释 4.10习题 4.11参考文献 第5章 多元方法 5.1多元数据 5.2参数估计 5.3缺失值估计 5.4多元正态分布 5.5多元分类 5.6调整复杂度 5.7离散特征 5.8多元回归 5.9注释 5.10习题 5.11参考文献 第6章 维度归约 6.1引言 6.2子集选择 6.3主成分分析 6.4因子分析 6.5多维定标 6.6线性判别分析 6.7等距特征映射 6.8局部线性嵌入 6.9注释 6.10习题 6.11参考文献 第7章 聚类 7.1引言 7.2混合密度 7.3k-均值聚类 7.4期望**化算法 7.5潜在变量混合模型 7.6聚类后的监督学习 7.7层次聚类 7.8选择簇个数 7.9注释 7.10习题 7.11参考文献 第8章 非参数方法 8.1引言 8.2非参数密度估计 8.2.1直方图估计 8.2.2核估计 8.2.3k最近邻估计 8.3到多元数据的推广 8.4非参数分类 8.5精简的最近邻 8.6非参数回归:光滑模型 8.6.1移动均值光滑 8.6.2核光滑 8.6.3移动线光滑 8.7如何选择光滑参数 8.8注释 8.9习题 8.10参考文献 第9章 决策树 9.1引言 9.2单变量树 9.2.1分类树 9.2.2回归树 9.3剪枝 9.4由决策树提取规则 9.5由数据学习规则 9.6多变量树 9.7注释 9.8习题 9.9参考文献 第10章 线性判别式 10.1引言 10.2推广线性模型 10.3线性判别式的几何意义 10.3.1两类问题 10.3.2多类问题 10.4逐对分离 10.5参数判别式的进一步讨论 10.6梯度下降 10.7逻辑斯谛判别式 10.7.1两类问题 10.7.2多类问题 10.8回归判别式 10.9注释 10.10习题 10.11参考文献 第11章 多层感知器 11.1引言 11.1.1理解人脑 11.1.2神经网络作为并行处理的典范 11.2感知器 11.3训练感知器 11.4学习布尔函数 11.5多层感知器 11.6作为普适近似的MLP 11.7后向传播算法 11.7.1非线性回归 11.7.2两类判别式 11.7.3多类判别式 11.7.4多个隐藏层 11.8训练过程 11.8.1改善收敛性 11.8.2过分训练 11.8.3构造网络 11.8.4线索 11.9调整网络规模 11.10学习的贝叶斯观点 11.11维度归约 11.12学习时间 11.12.1时间延迟神经网络 11.12.2递归网络 11.13注释 11.14习题 11.15参考文献 第12章 局部模型 12.1引言 12.2竞争学习 12.2.1在线k-均值 12.2.2自适应共鸣理论 12.2.3自组织映射 12.3径向基函数 12.4结合基于规则的知识 12.5规范化基函数 12.6竞争的基函数 12.7学习向量量化 12.8混合专家模型 12.8.1协同专家模型 12.8.2竞争专家模型 12.9层次混合专家模型 12.10注释 12.11习题 12.12参考文献 第13章 核机器 13.1引言 13.2**分离超平面 13.3不可分情况:软边缘超平面 13.4v-SVM 13.5核技巧 13.6向量核 13.7定义核 13.8多核学习 13.9多类核机器 13.10用于回归的核机器 13.11一类核机器 13.12核维度归约 13.13注释 13.14习题 13.15参考文献 第14章 贝叶斯估计 14.1引言 14.2分布参数的估计 14.2.1离散变量 14.2.2连续变量 14.3函数参数的贝叶斯估计 14.3.1回归 14.3.2基函数或核函数的使用 14.3.3贝叶斯分类 14.4高斯过程 14.5注释 14.6习题 14.7参考文献 第15章 隐马尔可夫模型 15.1引言 15.2离散马尔可夫过程 15.3隐马尔可夫模型 15.4HMM的三个基本问题 15.5估值问题 15.6寻找状态序列 15.7学习模型参数 15.8连续观测 15.9带输入的HMM 15.10HMM中的模型选择 15.11注释 15.12习题 15.13参考文献 第16章 图方法 16.1引言 16.2条件独立的典型情况 16.3图模型实例 16.3.1朴素贝叶斯分类 16.3.2隐马尔可夫模型 16.3.3线性回归 16.4d-分离 16.5信念传播 16.5.1链 16.5.2树 16.5.3多树 16.5.4结树 16.6无向图:马尔可夫随机场 16.7学习图模型的结构 16.8影响图 16.9注释 16.10习题 16.11参考文献 第17章 组合多学习器 17.1基本原理 17.2产生有差异的学习器 17.3模型组合方案 17.4投票法 17.5纠错输出码 17.6装袋 17.7提升 17.8重温混合专家模型 17.9层叠泛化 17.10调整系综 17.11级联 17.12注释 17.13习题 17.14参考文献 第18章 增强学习 18.1引言 18.2单状态情况:K臂赌博机问题 18.3增强学习基础 18.4基于模型的学习 18.4.1价值迭代 18.4.2策略迭代 18.5时间差分学习 18.5.1探索策略 18.5.2确定性奖励和动作 18.5.3非确定性奖励和动作 18.5.4资格迹 18.6推广 18.7部分可观测状态 18.7.1场景 18.7.2例子:老虎问题 18.8注释 18.9习题 18.10参考文献 第19章 机器学习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19.1引言 19.2因素、响应和实验策略 19.3响应面设计 19.4随机化、重复和阻止 19.5机器学习实验指南 19.6交叉验证和再抽样方法 19.6.1K-折交叉验证 19.6.25×2交叉验证 19.6.3自助法 19.7度量分类器的性能 19.8区间估计 19.9假设检验 19.10评估分类算法的性能 19.10.1二项检验 19.10.2近似正态检验 19.10.3t检验 19.11比较两个分类算法 19.11.1McNemar检验 19.11.2K-折交叉验证配对t检验 19.11.35×2交叉验证配对t检验 19.11.45×2交叉验证配对F检验 19.12比较多个算法:方差分析 19.13在多个数据集上比较 19.13.1比较两个算法 19.13.2比较多个算法 19.14注释 19.15习题 19.16参考文献 附录A概率论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