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链接处理 |
spring cloud alibaba全解 PDF 下载
本站整理下载:
相关截图:
![]()
主要内容:
1.1 系统架构演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站应用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进而导致系统架构也在不断的进行变化。从互联
网早起到现在,系统架构大体经历了下面几个过程: 单体应用架构--->垂直应用架构--->分布式架构---
>SOA架构--->微服务架构,当然还有悄然兴起的Service Mesh(服务网格化)。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每种系统架构是什么样子的, 以及各有什么优缺点。
1.1.1 单体应用架构
互联网早期,一般的网站应用流量较小,只需一个应用,将所有功能代码都部署在一起就可以,这样可
以减少开发、部署和维护的成本。
比如说一个电商系统,里面会包含很多用户管理,商品管理,订单管理,物流管理等等很多模块,我们
会把它们做成一个web项目,然后部署到一台tomcat服务器上。
优点:
项目架构简单,小型项目的话, 开发成本低
项目部署在一个节点上, 维护方便
缺点:
全部功能集成在一个工程中,对于大型项目来讲不易开发和维护
项目模块之间紧密耦合,单点容错率低
无法针对不同模块进行针对性优化和水平扩展
1.1.2垂直应用架构
随着访问量的逐渐增大,单一应用只能依靠增加节点来应对,但是这时候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模块都会
有比较大的访问量。
还是以上面的电商为例子, 用户访问量的增加可能影响的只是用户和订单模块, 但是对消息模块
的影响就比较小. 那么此时我们希望只多增加几个订单模块, 而不增加消息模块. 此时单体应用就做不
到了, 垂直应用就应运而生了。
所谓的垂直应用架构,就是将原来的一个应用拆成互不相干的几个应用,以提升效率。比如我们可
以将上面电商的单体应用拆分成:
电商系统(用户管理 商品管理 订单管理)
后台系统(用户管理 订单管理 客户管理)
CMS系统(广告管理 营销管理)
这样拆分完毕之后,一旦用户访问量变大,只需要增加电商系统的节点就可以了,而无需增加后台
和CMS的节点。
1.1.3 分布式架构
当垂直应用越来越多,重复的业务代码就会越来越多。这时候,我们就思考可不可以将重复的代码抽取
出来,做成统一的业务层作为独立的服务,然后由前端控制层调用不同的业务层服务呢?这就产生了新
的分布式系统架构。它将把工程拆分成表现层和服务层两个部分,服务层中包含业务逻辑。表现层只需
要处理和页面的交互,业务逻辑都是调用服务层的服务来实现。
|